11月8日至9日,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举办2025年新会员培训班。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、石家庄市作协主席唐慧琴,市作协副主席刘进忠、赵长青、陈晔,秘书长祖翠娟,副秘书长李吉伟、张梅英、杜晓飞、朱彩娟、王元、徐敏等人参加活动。
本次培训的学员包括部分县(市、区)作协负责人、2025年度市作协新会员,以及“忆峥嵘岁月 谱时代新篇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主题征文活动的部分获奖作者,共计80余人。
唐慧琴在讲话中指出,文学是时代的号角,作家是精神家园的守望者。她希望新会员以此次培训为起点,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创作实践,始终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扎根石家庄丰厚的文化土壤与火热生活,用心用情书写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故事与人间温情。
培训班上,河北省作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,作家李春雷以“纪实文学与中国故事”为题作了专题分享。他结合河北文学的经典传统与创作实践,提出作家应具备“扎根大地的共情力、穿透现象的洞察力、直抵人心的表达力”三大素养,并鼓励新会员深入基层、贴近现实,聚焦石家庄的发展变迁与百姓生活,运用纪实笔法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温度的“中国故事”。
河北省作协副主席,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李建周以“技术时代的日常经验”为题进行授课,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与新媒体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。他强调“技术是工具,初心是根本”,提醒写作者在善用技术拓展视野、优化表达的同时,更要坚守文学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内核,避免在技术浪潮中迷失方向。
《天津文学》副主编崔健围绕“文学创作与期刊发表”主题,结合自身编辑与创作经验,从选题策划、文本打磨、投稿策略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导。她指出,文学期刊更青睐“具有时代质感与个人辨识度”的作品,鼓励作者将个体经验与社会现实相融合,在日常题材中追求精准表达,并主动了解刊物定位,实现作品与平台的有机对接。
培训期间,全体学员赴河北文学馆参观学习,深入了解河北文学的发展历程与精神谱系,进一步强化了对文学使命与文化传承的认知。
在结业仪式上,还举行了“忆峥嵘岁月 谱时代新篇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主题征文颁奖活动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