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2025年是石家庄市文联成立75周年,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,紧扣时代最强音,聚焦省会发展成就,积极组织“蝶变新时代 共鉴新成果”主题文艺创作采风活动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全市文艺工作者热烈响应,满怀热忱奔赴主导产业、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的最前沿,将对城市的热爱凝练成文字、丹青、光影,创作了一大批既扎根地域文化,又彰显时代精神的文艺佳作。现精选部分投稿作品分期展示,以飨读者。
台西湖游记
文/李俊巧
2025年6月的一个周末,阳光明媚。儿子说,藁城区台西湖附近,万亩花海迎来盛花期,建议我们去游玩。大家欣然同意。5岁的小孙子一听,更是欢呼跳跃。
从网上得知:台西湖公园,在台西村附近。台西村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西10公里、307国道北侧,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。著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台西商代遗址,就坐落于台西村。
1973年河北省考古队,对台西商代遗址进行了发掘。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。有陶器、石器、玉器、青铜器、纺织品等。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有几项“世界之最”:世界上最早的铁器;世界上最早的铁矿渣;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;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;世界上最早的脱胶麻织品;世界上最早的酒曲实物。现在,河北博物院“河北商代文明”展厅中的文物,均出土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。据考古专家说,后来因为一场火灾,这里的商代先民最终搬离。此后这地方就逐渐荒废下来了。
台西村在明朝以前,叫许村。可是在许村东南约10公里处,还有一个徐村。明朝时,徐村出了个礼部尚书石珤,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是进士。被称为“一门三进士”。因为许村、徐村语音相同,常常出现误会。许村东北有三个土台,人们便将许村改为台西村,一直沿用至今。
我们的车一路往东,向台西湖方向进发。窗外是满眼的绿树、宽阔整洁的街道、如彩带般流畅的高架桥,心里不由赞叹:好美呀!一路上,景观树浅黄、嫩绿和火红,有的剪裁整齐,有的错落有致,到处都绿化得那么美!公路宽阔,树阴如盖。我们的汽车好像在绿色的隧道里穿梭。
不经意间,成片的不知名的花朵儿,映入了眼帘。我们好像在花海中穿行!星罗棋布的自动洒水灌溉器,旋转着、喷洒着,像一个个晶莹的不知疲倦的舞者!
不多时,碧绿的湖水和葱郁的植被映入眼帘。这里水草丰美,黄花、紫花、红花,一片接一片,在阳光下盛放,吸引着我们。这地方真美呀!我在心里赞叹着。儿子说,台西湖生态区到了。
我们下了车,小孙子看见湖水,更是兴奋异常。他像小兔子似的,窜来窜去。我们只好轮流替换,紧拉着他的小手。宽阔的河面,波光粼粼,一座精致的漫水大桥,延伸到对岸。水坝、瀑布、涟漪……许多人在桥上摄影、画画、观景。我们的手机、相机再清晰,也无法拍出这里的美!空气清新,天高云淡,绿草鲜花……
我们的目光,被展览橱窗里的照片吸引住了。长长的橱窗里,展示着滹沱河片区改造前后的对比和变化。这变化真是翻天覆地,过去和现在,真是天壤之别!
如今,沙滩不见踪影,变成一望无际的花海。台西湖是滹沱河流经藁城区的一段水域,景区内种植着各类花卉,从春开到夏,从夏开到秋。它们奉献着自己的美!点缀着这片美丽的土地。变成了人们游玩度假的好地方!这不仅是习主席的心愿,也是人民的心愿!
小孙子跑呀,玩呀,像出了笼子的小鸟,小嘴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!小脚丫东跑西颠,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。我们也都心情舒畅!旅游真好!
时间不早了,我们准备往回返。景观路上户外的景点,比比皆是。我们看到了逼真的车站以及真实火车和铁轨,据说,这些都是退役下来的。许多人在这里驻足、拍照。这里免费参观和停车。让旅游的人们,心里温暖。
快中午时,车子驶向石家庄环城绿道西三环段。这儿离我家很近了。环城绿道,是市民骑行、散步、运动、游玩的好去处。据说,环城绿道有101公里,已经有2000多骑行爱好者, 在绿道上挥洒着汗水与激情,诠释着城市的魅力和蓬勃生机。
透过车窗,看到高高的七彩护栏,遮阴的垂柳,碧绿的湖水,蜿蜒的亲水栈道……这里如一幅风光旖旎的美丽画卷!我想到一首歌:我们的祖国是花园,花园里花朵真鲜艳,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,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!是呀,我们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城市,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!
作者简介:
李俊巧,本名李俊桥。石家庄市矿区作协理事,作品散见于《老人世界》、《燕赵都市报》《燕赵晚报》等。
石家庄市文艺创作服务中心主题创作投稿邮箱:wyczzx2023@126.com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