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为庆祝石家庄市文联成立75周年,回顾我市文艺发展的光辉历程,赓续城市历史文化血脉,展示石家庄文艺评论的光荣传统和丰硕成果,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即日起推出“中国文艺评论中的石家庄”系列宣传展示活动。其中,既有老一辈作家艺术家身处历史坐标系中的思辨回响,也有中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站在时代潮头对现场与实践的理论思考。现陆续选登,以飨读者。
本期聚焦刘章诗词集《刘章诗词》的自序,深入探讨《刘章诗词》的艺术价值与文学贡献。《刘章诗词》作为刘章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,收录了其多年来的心血结晶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土情怀与卓越的艺术才华。《刘章诗词》不仅涵盖了刘章对家乡燕山的深情礼赞,还融入了对生活、自然及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,以其真挚的情感、质朴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赞誉。该诗词集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。
《刘章诗词》书影
关于诗词的实践与所思
——《刘章诗词》自序
刘 章
1997年,我在为《诗刊》的《编委论坛》栏写的八百字小文里有这样一段话:“根据汉字声形形成的旧体诗,简练、声韵之美是无与伦比的。别说遭厄运六十年,就是用法律手段封存二百年,谁朗读就坐牢,谁写就杀头,二百年后解禁,它还会重生,这是它的独特魅力使然。”我这样说,是有切身体验的。
我是在抗日烽火里度过童年岁月的,幼不知书为何物,惟一接受的文艺薰陶是民族和民间鼓子词(是它们把我引向文学之路)。我是写新诗起家的,可是,最早受诗的影响却是旧体诗词。记得上小学的时候,为一个本家侄子捎情书,封皮上写了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,我的一颗少年心,怦然而动。侄子并未读多少书,绝对不知这是古人诗,还当它是老百姓生活中语言了。直到偶读《唐才子传》,才知这是刘希夷的“代白头吟”句,他的舅父无德诗人宋之问欲据为己出,竟然害死了刘希夷!生命绝唱啊!还在唱本上读到了“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”,太妙了,惊叹不已!我当时还未走出十里山村,不知世界有怎样的大城市,我只当成写山村的春夜,月白星疏,四山桃花杏花,朦胧中风香气馨,让人想伴花到天明。若干年后才知是苏轼的诗。就这样,诗的种子种在心田。
1976年,我到《诗刊》打工,因喜欢诗词,负责编发这类稿子。我编发了老作家峻青的批判四人帮两首诗,不合律,《诗刊》顾问臧克家老真顾真问,他在一次座谈会上批评说:中国就这么一个《诗刊》,竟无人懂得旧体诗。我是责任编辑,暗自上火,自此下决心自学声律。1979年,我已回到河北省歌舞剧院,那一年,我把主要精力放到学诗词上,新诗写得极少。当时,还不兴写诗词,我向《诗刊》投稿,王燕生诗兄在退稿信上批评说:“太像旧体诗了!”我偶然写出了《山行》中“独行无向导,一路问黄花”。那得意之句,兴奋异常,从此,旧体诗的种子在心头生根、发芽,一年写得比一年多,近年来,在数量上超过了新诗。
我想,时下五六十岁写旧体诗词的人,许多人都和我一样,是被旧体诗词的魅力所征服,才像闻一多一样“勒马回缰作旧诗”的。
面对新诗被糟踏得不像样子,许多人嚷着不懂,曾经以诗取仕的中国,高考竟然不许写诗,我便更觉得有大力提倡学诗词、写诗词的必要。照目前新诗的现状,高考怎么能允许写诗呢?新诗没有规律要求,也没有共同审美标准,哪个学生在试卷里写了文理不通的新诗,没得分,若告到新潮理论家那里,也许会说:“这是经典之作呀!”谁说得清?假如规定,几行一节每行不得超过几个字,必须押韵,评卷老师就好办些。所以我说,要想新诗得人心,深入寻常百姓家,继承和发展旧体诗词传统是一条康庄大道!而新诗与旧体诗词要结合,在诗词基础上发展新诗,就必须先钻研诗词,写得像那么回事,然后才谈得上结合或发展。我常想,新文化运动,反对文言文,提倡白话文,不无偏颇!而彻底否定旧体诗词,完全引进西诗,又是天大误会!所幸,教育部已经重视在中小学课本里增加诗词,开始了亡羊补牢……
我愿做中华诗词与新诗结合的探索者,哪怕失败,用我余年,钻研不止。
中华诗词的魅力,让人越学越爱,不断追求,终生厮守;而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,又让人越学越知难,爱而又畏之。记得我在1976年写了《夜登厦门天界峰》,得句:“茶香云滴露,泉静地生星”,收入诗集《南国行》里。我原想今人写诗给今人看,不必从古韵,也无须考虑入声字的。在编《中华风景》时,抄上面那两句,以为“滴”是平声,改为“落”,诗味大减,后来读古诗,发现“滴”是入声,原作恰到好处,从此我便读古诗,找入声字。我是边写边学的。所以,当有的朋友说我的诗词有创新时,我从不飘飘然,有自知之明,那是因为我不掌握旧体诗词规矩,所知越少,胆子越大。我常想,假如有那么一个人,记忆力如电脑,背得下《全唐诗》《全宋词》,他还敢写诗词么?又如我这次切胃瘤手术,若事先知道从前胸到后背要开一尺多长刀口,上手术台还那么从容么?当然,我的诗词,并非所有不合声律处都是失误,不是的。我想,我是诗人,要做诗的主人,绝不做诗的奴隶。我追求的是诗的诗味,追求自然,流畅,绝不因声律伤诗。例如,我在抨击奢糜之风的《感时二首》中有句“一部轿车一座楼,豪华相竞几时休,”有人建议将“轿车”改“房车”,我嫌不流畅,易让人不可理喻,没改;又如,在七绝《咏怀四首》里的“女娲补天我补地”“精卫填海我填池”都为自然明快而有意不管平仄;在《晚秋山中》的“落叶乱归鸟”和《咏驼梁》中“乱云快闪开!”都犯孤平,也是不以声律写诗。有一些诗,我故意用重字,《游富春江》一首七律用了八个“春”字,以喻“富春”。关于用古韵和今韵问题,依我看,谁也不好做死规定了,诗界允许诗人自由选择,一个诗人也可在创作中自由选择,这一首用古韵,那一首用今韵,在同一首诗中别混用就是了。重要的是诗味、诗意。
我这个人容易动感情,以诗为生命,凡国事、家事、叶落、花发,有所思,有所感,必以诗志事。四十多年,新诗、旧体诗到底写了多少?不曾统计,也无法统计,连发表的也无法统计。(因有些报刊往往不寄样刊样报,无可奈何!)我估计,旧体诗词至少不会少于一千首。我性爱山水,喜旅游,所到之处,必以诗纪行,曾结集《中华风景》和《太行风景》两本诗词集。我的最大财富是朋友,曾将赠答诗、哭友诗编成《友情集》,刘征诗翁还为之写成书法,至今未能影印出版。我总想将自己的旧体诗词选编一下,去年便请臧老题写了书名,直到近来养病,才得以着手实施。
面对着火柴盒和豆腐块的剪报,如何选编,颇费踌躇。若贴剪报,十分容易,可是,若印成砖头厚的书,不要说没人买,没人读,我写书从来是自费,连给朋友寄也寄不起。这样我就想到分成五绝、五律、七绝、七律、词、古风六部分编。选择的标准是诗味,一首诗词意味、情味、趣味、韵味必占一样,或者讲点技巧的,如藏头诗、回文诗、嵌字诗。旅游诗因记了行踪,每个地方能留则留一点儿,友情诗尽可能少选,准备以后另结集。有一些诗,虽诗味差些,因记载了重要活动或事件,也编入了。为了对诗负责,除古风外,基本都是手抄,边抄边推敲。抄完一看,五绝三十多首,五律五十多首,七绝二百余首、七律、词、古风各十几首。这说明我是易动感情又怕动脑子的诗人,因为词的平仄要求严,七律对仗难,因此写得少。我的不足就是我的奋斗方向。
编完放了几天,抽抽又补补,忽然又想到我在1996年尝试写的一些汉俳,新诗集未编它,旧体诗集也不编它,它算什么呢?仔细想之,它有严格的五、七言要求,我写作时也注意到过平仄协调和平仄不互押韵,还是编在旧体诗内妥当,一共五组,便全部编入。由此我想俳句这种有严格形式的诗,是否也给它规定平起或仄起的平仄规定,成为中华诗词一种,岂不是极好的外为中用?前天又读了阮章竞的《晚号集》,他写了些赶五句和三句半,若将它们做些平仄规定,做为诗词的形式,岂不体现了民间文学风格又丰富了诗人笔下美的样式。我的想法,很望专家考虑。
我写了四十多年诗。新诗,除了评论、谈诗文章外,极少被人引用。而在石家庄,我的山水诗经常被文友引用,据我所知,《当代》原副主编胡德培兄曾用过我咏嶂石岩乳泉寺的诗,阎纲兄曾引用过我“无争无欲自无愁”那首诗,我很高兴。旧体诗有旧体诗的功能,我相信中国作协将来会重视中华诗词,接管中华诗词协会的,评奖也当包括诗词的。我盼望着。《刘章诗词》即将付梓,写了我于诗词的所做,所思。是为序。
刘章
刘章(1939年1月—2020年2月),河北兴隆人,中国当代著名诗人、国家一级作家,与石家庄市有着深厚的渊源。1982年,刘章调至石家庄市文联工作,历任石家庄市文联副主席,石家庄市作协主席,河北省第五、六、七届政协委员,河北省文联第四、五届委员等,为石家庄市的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在石家庄的岁月里,他笔耕不辍,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,其中不乏被选入教材、广为传颂的佳作。刘章的诗词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,充满了泥土的芬芳与山石的音韵,被誉为“土地的歌者”。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,成为中国新诗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。
刘章
兴隆县文化馆收藏《刘章集》
(插图来源:兴隆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、个人图书馆360doc.com-寻梦向天歌、个人图书馆360doc.com-傅天虹汉诗馆、孔夫子旧书网)
编辑:张钰若
审核:谷雪、李硕
监制:王文静